昨晚孩子做阅读题的时候,有个小题是给汉字注音,他把“髻”拼音写错了。
我现在把初中可能用到的几个形近字整理了一下,这些字虽然平时用的比较少,但是在古汉语里面比较常见。
髻
读音:jì
释义:中国古代女子将头发挽结于头顶的发式。也称结、玠。汉时妇女流行高髻。
头上倭堕髻。――《乐府诗集·陌上桑》
鬓
读音:bìn
释义:鬓角,面颊两边靠近耳朵前面的地方; 也指这个部位所长的头发。
少小离家老大回,乡音无改鬓毛衰。——唐· 贺知章《回乡偶书》
髦
读音:máo
释义:古代称幼儿垂在前额的短头发。
髦,发中毫者也。――唐·玄应《一切经音义》
鬈
读音:quán
释义:1.头发好。2.(头发)卷曲。
鬈,发好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髯
读音:rán
释义:两腮的胡子,亦泛指胡子。
羽美须髯,故亮谓之髯。——《三国志》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