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业带来就业,带来新增人口,而人口是支撑楼市的核心要素,没人就没有楼市。
9月2日,《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总体方案》获国务院批复同意,紧接着9月7日第十四届“东莞台博会”在厚街举办,连展三天,这一系列动作,从顶层设计到实践落实一气呵成,让“莞台合作”再一次成为热议话题。

(图源:东莞发布)
作为地产自媒体,地产佬则更关注另一个问题:台商,到底对东莞楼市发挥了多大的作用?
Part1
台企,见证东莞楼市“蛮荒时代”
东莞一直是台商喜爱的城市,在制造业上,台商投资的大厂(下称“台企”),可以说是东莞改开后的历史实践者和见证者。
东莞不少知名台企,都是八九十年代就落户的,比如石碣的东聚电子、台达电子,高埗的裕元鞋厂,基本集中在1989-1992年,那时候是东莞改开后的第一个辉煌时期,可谓欣欣向荣。

(图源:投资东莞)
那个时期的房地产发展还比较原始,基本可以说是“无据可查”,地产佬能够挖到的最早的民间记录,是2002年,东莞楼市均价约为1700元/㎡,不要以为地产佬打少了一个0,这是21世纪初的另外一个“1字头”。
当时,连深圳新房也刚刚突破5000元/㎡,东莞大概到非典后均价才突破2000元/㎡。如今,深圳房价早就翻了10倍以上,有的楼盘甚至高达20倍以上。
到今天,东莞东城、南城、松山湖新房现在也翻了十多倍。不过,台企所在的很多镇街,都远离中心城区,在二零零几年,都还是停留在1000多一平的位置。
90年代,工人工资一般有五六百块一个月,买一平方相当于三个月工资,即使考虑到通胀因素,对比今天的房价而言,真的算不上贵,只是当时炒房热还没有后来那么夸张,也没有那么多的住宅项目和大品牌进驻东莞,你想买,也没什么货可以选。
但就是这样的“蛮荒时代”,台企对东莞部分镇街的楼市,产生了不少影响,比如高埗还有大岭山。
Part2
台企影响区域楼市的样板:高埗
台资企业进入东莞,产生的人才集聚效应是惊人的,以高埗裕元鞋厂为例,这个台企主要业务是给阿迪达斯、puma、耐克做高档运动鞋,据说巅峰时期,工人总数曾高达12万,是世界最大的鞋厂,没有之一。
即使放在今天,这也是非常惊人的数字,那时候高埗出口产值约有50%是裕元鞋厂创造的,对出口依赖度较大的东莞经济来说,不仅是房产,对整个经济的影响也是很大的。

(东莞裕元鞋厂,图源:高埗步步高)
直到今天,如果从高空俯瞰,把跟裕元鞋厂相关的所有建筑都标注起来,再在最外围画一个圈,你会发现裕元鞋厂相关产业范围起码占据半个高埗……说高埗,绕不开做鞋,说做鞋,绕不开裕元。
12万工人不可能全都住在厂里,特别是厂里的高管,必然是有购房、消费、休闲娱乐需求的,周边的房租节节攀升,当时著名的“金沙百货”,人头涌涌(目前已倒闭关门)。
房产方面,高埗早期最知名的大盘,莫过于1993年开始逐步建成的“新世纪颐龙湾”了,也是新世纪在东莞的招牌项目,占地高达66万平,分六期开发,有别墅有洋房,普通住宅面积基本为大平层,全东莞来说,这体量也是绝对的前排队员。
2017年住宅新房全部卖完并交房,最终均价停留在18900元/㎡,据官方资料,这个超大型社区目前住了约1万人,有约1600多户。

(新世纪颐龙湾,图源:高埗步步高)
新世纪颐龙湾可以说见证了高埗最辉煌的30年,房价从一两千块钱,到最终新房逼近每平2万,目前部分二手报价已突破3万/㎡。后来者光大江与城、高埗丽江花园,也算是乘风而起的江岸项目,其中光大江与城二手价格最高也去到3万出头。
目前高埗最受瞩目的项目华侨城天鹅堡,于2022年8月入市,由于政策限价,所以仅卖2.6万/㎡,产品96平以上,最大的178平,开盘热销,27栋1800多套,有消息说目前几近售罄。这不禁令人遐想:如果不限价,这样的区域价值和产品,它能卖多少钱一平?
当然,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退潮,裕元鞋厂也难以逃脱历史周期律,智能化、自动化、向劳动力更加低廉的国家与地区转移等,也是必然选择,但它兴起、发展所带来的大量人口存留、生活方式等等,对于高埗楼市格局的形成,仍然有着非常大的影响。
Part3
从台商大厦到大岭山楼市
2013年底,当时还没有民盈国贸大厦,东莞第一高楼是68层、289米的“东莞台商大厦”,又叫环球经贸中心,而这个东莞台商大厦,背后是台商协会,当时的台商协会会长,就是大岭山名企“台升家具”的老总。
台升家具1991年进驻大岭山,开启了辉煌的成长之路。如今台升集团已成长为家具行业亚洲第一、世界第三,截至2022年,台升在莞投资总额达8.79亿港元。
据官方资料,2022年,大岭山镇家具产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家具制造业工业总产值9.3%。高峰时期大岭山家具出口值,一度占全国家具出口值近1/7的份额,被誉为“中国家具出口第一镇”。

(图源:文明大岭山)
大岭山也是台企集中的镇街,最近的东莞台博会就有34家出展,其影响力可见一斑。
那么,大岭山的台企,又是如何影响当地楼市的呢?
实际上,台升家具进入大岭山时,大岭山还没有商品房的概念,到真正说得上第一个现代商品房社区的时候,已经是15年后的2006年。
2006年元旦,凯东新城一期入市,均价约3200元/㎡,这是大岭山首个现代商品房项目,而这个项目就在台升家具厂区旁边,针对的是除了大岭山镇中心高净值人群,主要就是消化台升高管的居住需求。
在当时,凯东新城也确实弥补了大岭山无大型现代社区的空白,属于稀缺产品,因此开盘后不久,300多套房源就被抢光,可以说是凯东新城的高光时刻,一直到2013年,凯东新城都是大岭山升值最快的项目。

(凯东新城,图源:贝壳找房)
和近几年大岭山楼市主要受松山湖高新区、华为进驻等利好影响不同,当时的大岭山楼市还比较原始,除了107国道改走大岭山带来的交通优势外,主要原因就是十几年来台升家具在大岭山培育起来的大量中产人群,他们具备新增的消费能力,是市场的重要变量。
如今,凯东新城在台企产业集聚和松山湖高新区楼市辐射下,二手已经来到约2.4万/㎡的价位,相当于当年的8倍。
其实,台升家具厂区周边,还有2007年就开售的“金地格林上院”,有了凯东新城的爆卖样板,仅隔一年,这个项目均价就来到5800元/㎡,差不多是凯东项目开盘价的1.8倍。到了今天,金地格林上院二手挂牌均价已来到2.8万/㎡。
同样,2008年,新世纪领居也开卖,价格已来到6000-7000元/㎡,目前二手挂牌均价也去到约2.4万/㎡,房产价值差不多翻了4倍。

(新世纪领居,图源:贝壳找房)
有意思的是,如果在地图上,把2010年以前的早期大型住宅项目连接起来,你会发现它们大体是围绕台升家具厂区建造起来的。
不能说后来所有的房产升值都与台升家具有关,但作为大岭山重要的产业,其带动楼市的作用仍然可以说是明显的。如今已经有数十个台企,共同为大岭山创造就业,是新增人口不容忽视的吸引力,更成为大岭山楼市的重要支撑。
其实大岭山的新地块供给已经变得稀缺,松山湖高新区的影响越来越大,大岭山的房产在全国大品牌开发商手中越发抢手。目前在售的项目,比如中海松湖璟尚、珑远首铸森湖翠珑湾、金地格林名钻,在售价格在2.8-3.5万/㎡位置。
整体而言,大岭山新房基本已站稳3字头,向4字头进军,比起当年凯东新城入市时,已经是10倍的价格,可谓沧海桑田。
Part4
台商再获重视,对楼市有帮助吗?
其实除了高埗的裕元鞋厂、大岭山的台升家具,像石碣的台达电子、东聚电子,还有东坑的富强富港电子等等,进驻当地后,都对镇街乃至区域楼市产生过积极影响。
不过,这种影响在劳动密集制造业上升期是积极的,在制造业开始逐步转型的阵痛期,特别是数字化、自动化后,人口虹吸效能下降,也带来外界一些担忧。有些台商根据自身发展需要,同步在不同镇街乃至不同城市设厂、打造营销总部等等,也进一步淡化了“镇街独占产业”带来的吸引力。
当然,近期的台资项目建设脚步并没有停下来,不少台企投资的新项目已陆续投产或签约建设,比如:
婴幼儿用品名企“明门”,投资5.5亿元建设清溪青皇新厂区预计于今年10月投入使用。

(明门清溪项目效果图,图源:世新营造)
大岭山的“运时通科技智谷园区”项目,计划引入高端上下游产业链进驻,打造新型智能家居产业园,共有11栋高楼层新型工业厂房及总部大楼,约33万平方米,投产后预计年产值约14.1亿元。

富士康背景的亚士德科技,将在樟木头建设“亚士德科技智能制造项目”,致力打造亚士德智能制造总部,主要研发制造手机精密结构件与智能制造、高端医疗器械和新能源电池功能性器件等产品,占地约40.57亩,投资总额12亿元,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达到10亿元以上。计划开工时间为2024年10月,计划投产时间为2026年10月。

(图源:东莞发布、投资东莞)
众多新项目的落成投产,将有望形成台资产业新格局。
随着东莞新兴产业的布局逐渐明朗,台商对于东莞高质量发展仍然举足轻重。有数据说,东莞台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76家,近三年增长38%,规上台企数量达到1104家,从事半导体、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的台企超80家。
近期的新的政策倾向,除了进一步吸引增量台资台企在东莞落地的意图外,在外贸出口面临阶段性收缩的特殊时期,更带有一种留住存量台企的味道。
毫无疑问,这时候出来这个决策,是及时的,只有稳住包括台企在内的诸多产业,东莞的经济基本盘才能稳定。对东莞楼市来说,产业的兴旺不仅意味着经济的活跃,还意味着新增人口购买力对于房地产的正向作用。
人多力量大,事情就好办。
在“鼓励民营经济+吸引外资企业落地扩产”的利好组合拳下,东莞楼市持续转好的局面是能够得到支撑的。
一句话:台商,对东莞楼市健康发展,过去功不可没,未来也将扮演重要角色。
关注楼市最新行情,请留意“地产佬”最新动态,如有疑问均可后台留言,我们将会帮您逐一解答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