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自微星 塔图阿姆
omakasa在日语中是“拜托”的意思。
日料中,无菜单,由主厨根据当令食材,决定当日的菜品及价格,这种就餐形式,被称之为Omakase料理。
说白了就是没得挑,厨师给你吃啥你都只能接着,因为这是你拜托人家做的。
而且菜品份量大多是这样的:

几个饥肠辘辘的人围坐在一起,眼巴巴地看着主厨做菜,然后每个人只分得这么一小片,价格还贵的离谱……
但就是这种“拜托”吃法,最近在国内越来越火,尤其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,已经到了要预约排队才能吃上的程度……
最后甚至出现了“中式omakase”!
人均两千,一天只接待十位顾客,经营模式完全照搬日式omakase,只不过把寿司刺身,换成了地地道道的中国菜。

是不是觉得这很离谱?
但其实还有更离谱的:
这个餐厅目前的预约,已经排到了五月份。
我不懂,但我大为震撼……
对于日料omakase咱们不好多说什么,毕竟这是不同国家的饮食文化。
日本那边非常多这样的餐厅,小日子过得不错的日本人也早就习以为常了。
但当这种吃法出现在中国,甚至出现“中式omakase”时,它的性质就不一样了。
在这种餐厅,人们吃的不是饭,是精致的仪式感,和空气弥漫着的金钱香味。
有网友给它取了一个极贴切的花名,叫“喂狗性上菜”。
对此我想说,别侮辱狗了,咱中国的狗一顿狗粮都比这份量多啊。
先来浅品一下它家的招牌菜,贵妃脆皮鸡。

表面光滑平整,色泽也很鲜亮,这个片皮看起来也很酥脆,咱们姑且相信它是用热油淋熟的正宗脆皮鸡。
就这只鸡,主厨会先在所有人面前巡视一圈,随即开启一段十分钟的演讲。讲述它的高贵鸡族血统,以及复杂的制作过程,顺带吹嘘一波自己高超的烹饪技巧。
讲述完毕,脆皮鸡被端进后厨,最后分到给你的,就是这么一小片——美其名曰“整只鸡最鲜美的一片肉”。

真是视觉和味觉的双重震撼!这两千花的值啊。
除此之外,咱们还能在这里吃到
2颗售价188的上海菜心。一勺200的麻婆豆腐,500两片的皇家皮蛋,上海特色炒河粉...

还有,少到能数清有几粒米的蛋炒饭

超市里2块一包的……哦不,主厨特制的老婆饼。

一块……肉丁?

看到后面我真是感动的一塌糊涂……明明可以直接抢我两千块,还硬要给我做这么一堆菜敷衍我。
——多好的劫匪啊,谁看了不说一句良心店家?
我没有在讽刺,真的没有。
不信你看这家店在美团上的评价,支持它的人可不在少数。
“形式上的创新”、“中国菜特有的锅气”
“竹笋汤喝起来就像开胃清茶” “纯粹”
“中式蒙布朗”、“食材打破重塑”

对此有的人表示:太会写了,太会品了,太会夸了!真是优质评价!
但也还有另一部分人持反对意见:太无语了,太能扯了,太下头了,真是韭菜成了精。
还有个别嘴炮人士,主动开麦,称:不理解这种经营模式的人就是纯粹眼红吃不起。
真的是这样吗?
众所周知,穷人的钱不好骗,因为穷人身上根本就没几个钱。
但殊不知,富人的钱同样不好骗,因为富人什么都吃过见过,对美食更是追求极致,一般的食物人家根本看不上。
像之前王思聪去料理店,一下就吃出生鱼片不新鲜,给人家餐厅怼到当众道歉。
那么问题来了,像这种“中式omakase”餐厅赚的到底是谁的钱?

其实在穷人和富人之间,还有一部分人,我们称之为中产阶级。
跟穷人富人都不一样,小中产的钱简直太好骗了。
因为一方面他们身上确实有那么一点闲钱,另一方面他们又没见过什么世面,分不清好坏。
所以当市场上出现了他们能够得上的“上层阶级门槛”,他们就会迫不及待地蜂拥过去。
“中式omakase”就是他们眼中的“上层阶级门槛”。

“日料上菜模式”、“小而精致”、“omakase”、“中式菜品”、“米其林厨师水准”、“小众美食”……
中产不知道这些具体代表着什么,他们只知道这些buff加起来很牛逼,而他们,吃得起。
这样就可以了,足够让他们掏钱了。
其实不止omakase,类似的网红贵物都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种情况:
一种是钱太多找乐子。
一种是找热点赚钱。
一种是打肿脸晒朋友圈。
一种是纯粹被忽悠。
前两种钱包太鼓,后两种智商不足。
而会为这种网红贵物买单的,90%都是中产阶级。

所以骗中产的钱真的很容易,容易到只要随便给他们制造一点神秘感和仪式感,他们就会屁颠屁颠地给你送钱过来。
不仅如此,他们还会把你当个宝,给你认真写优质评价,不允许任何人诋毁你。
你骗他们,他们还要感谢你,多好的韭菜啊!
但你以为中产不知道自己被宰了吗?能混到中产阶级,说明他们还是有点脑子的。
但他们就算知道自己被骗了,也不会跟你闹,因为你就是他们通往上层阶级的门槛,是他们最大的优越感来源。

他们是宁愿每天挤地铁,也要省下钱来每天喝一杯冰美式的存在,因为他们觉得这是“有钱人的行为”。
所以他们并不觉得花两千块去吃这么一顿中式omakase很不值得,因为当他们吃下那一口贵妃脆皮鸡时,他们是由内而外享受着的——这是他们离富人最近的一次。
但是真的……如此吗?
虽然我不知道真正的富人到底会不会去这种莫名其妙的“中日结合”餐厅,但我可以确定的是,真正的富人绝不会吃完了还认真地在某团上写这么一大段评价。
差评或许还有可能公开发表,但如果是夸奖,真正的富人一般会直接跟主厨或者餐厅经理对话。
只有小中产,屁颠屁颠地跑去被割了一笔还嫌不够,还要在美团上面找到这家店,洋洋洒洒扯出一篇美食品鉴小作文,告诉所有人,自己是一颗多么优质且茁壮的韭菜。

以前上学的时候,老师说“中产阶级”是社会的稳定器。我当时还不怎么理解,但现在完全理解了。
给中产一个设定,他们就能立马掏钱,不仅被割的心甘情愿,还巴巴地替你说话。简直好骗又温顺,我家的狗看了都自愧不如。
社会上多了这类人,不稳定才怪呢。
来自微星 塔图阿姆